信息来源:农药资讯网
6月30日,由《农资导报》主办的2024(第四届)果蔬小虫抗性治理暨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大会在广西南宁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小虫抗性治理及农药减施增效,邀请了杀虫杀螨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厂家和渠道,分享了多个绿色、安全、高效的防控技术方案,为防控指明了更多方向。
沈阳化工研究院终身教授 李斌——全球杀虫杀螨剂开发四大进展
当前全球杀虫杀螨剂的开发方面有4个新进展,重点在于要对非靶标生物更安全、对靶标更高效。预计在未来1~5年内,将有3~5个本土创制的、对抗性害虫高效的杀虫杀螨剂上市,这些品种将成为我国抗性害虫治理的有力武器。
第1个新进展是贵州大学针对水稻生产中稻飞虱防治难、抗性重、缺乏有效防治药剂这一现实问题创制出的异唑虫嘧啶,克服了三氟苯嘧啶蜂毒的缺点且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第2个新进展是以Group30作用机制为基础创制的系列化合物。一是泰禾创制的环丙氟虫胺,其无交互抗性、杀虫谱广、防效优异、对水生生物安全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二是来自沈阳中化农药有限公司的多氟虫双酰胺,作为GABA别构调节剂,可有效解决蓟马抗性区域无药可用的痛点,在2~3 g/亩剂量下可高效防治大部分鳞翅目害虫;三是来自清原作物的噁唑氟虫胺,杀虫谱广、杀虫活性高、速效性好、兼具胃毒和触杀作用;四是来自海利尔的HNP-599,对鳞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蜱螨目等类别的害虫均有效且对哺乳动物安全,目前已启动登记,预计2026年上市。
第3个新进展是来自于巴斯夫的嗪虫唑酰胺,其具有内吸传导性,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效,2023年以Efficon™商品名在澳大利亚上市。
第4个新进展是三氟乙基硫醚(亚砜)类杀螨剂的创制。一是沈阳中化农药有限公司创制的氟螨双醚,其结构新颖、与乙唑螨腈等无交互抗性、作用方式多样化且安全性好;二是来自于康乔的苯苄螨胺,高效、安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来自于海利尔的氟螨硫醚,防效优异、环境友好,预计2025年上市;四是来自思钺的三氟乙硫醚类新杀螨剂,以及间二酰胺类新杀虫剂、GABA异噁唑啉类杀螨剂等。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袁会珠——柑橘病虫害高效防治任重道远
柑橘病虫害防治任重道远,需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快速防治、统一防治。当前,我国柑橘木虱和黄龙病具有北移趋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研究以物理、生物、生态、安全精准化防治为核心的柑橘木虱高效防控技术,需重点关注药剂有效性、剂量准确性、技术科学性、经济可行性和生态友好性。
针对柑橘木虱的化学防治,我国登记的防治农药仅有43个,其中螺虫乙酯·噻虫嗪登记数量最多,剂型登记以悬浮剂为主。对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较高抗性水平的地区,需轮换使用虫螨腈、联苯菊酯等药剂以延缓柑橘木虱抗性发展的速度。同时,目前已研发出了以环氧虫啶纳米水凝胶为代表的高效防治药剂,其稳定性好,抗雨水冲刷和抗紫外光解性能得到提升,有效成分可润湿和黏附在柑橘叶片表面,速效性和增效性好。对于木虱综合防控技术,一是基于对木虱具有引诱与驱避效果的活性物质进一步构建的“推-拉”防治技术;二是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包括对其生防天敌的研究挖掘与利用和建立柑橘木虱生防真菌资源库。
“三板斧”依然是黄龙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即无病苗、防治传染媒介、砍除病树。未来,需要创新柑橘黄龙病传毒媒介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研发柑橘木虱精准快速选药技术和绿色高效杀虫剂,构建集成以物理“推-拉”防控技术、真菌农药、人工智能的精准施药装备及施药技术为核心的柑橘木虱的绿色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同时还需要突破以柑橘黄龙病病原微生物为主的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 冯建路——专注做好中国杀虫剂
六夫丁专注做杀虫剂,初心一直是希望杀虫剂的用量能够逐年减少,能够真真正正地实现双减。通过新型的配方来抵消抗性的产生,一直是六夫丁努力的方向。针对小型害虫这一果蔬生产中的重要障碍,六夫丁一直在精研配方,在延缓和抵消小虫抗性上取得了优异成果。
橘刃(45%联肼·乙螨唑悬浮剂):2024年上市,定位螨类防控。叶螨的防治最关键的是快速杀虫和长效控制,在快速杀虫方面,联苯肼酯作用于螨虫的γ-氨基丁酸受体,起到快速杀螨的作用,乙螨唑对螨的蜕皮、卵都有很好的影响和干扰。两者结合,能够同时作用于成螨、若螨、卵等多个虫态,实现长效控螨的目的。在助剂的选择上,六夫丁与美国迈图深度合作,专门开发了一款针对螨类的消抗助剂,通过提高药剂在螨类体表的渗透性,帮助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作用,减少农药用量。
月无伢(25%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长效控蚜组合方案。氟啶虫酰胺是吡啶酰胺类的有效成分,能使蚜虫的口针软化,快速阻止蚜虫吸汁,最终因饥饿而死亡,与其他烟碱类、菊酯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螺虫乙酯能够抑制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的能量代谢。独有的双向传导机制使隐蔽害虫无处躲藏。氟啶虫酰胺与螺虫乙酯两个独特成分的结合,成为抗性蚜虫治理的新选择。方案中特别加入了一款专用增效助剂,帮助螺虫乙酯在植物体内更好地转化为螺虫乙酯烯醇,发挥更好的作用。
刻蓟(15%多杀霉素·唑虫酰胺微乳剂):定位蓟马防控,无死角全方位地快速杀灭蓟马。一是杀虫机理独特,多杀霉素作用于害虫的乙酰胆碱受体,在控卵、杀卵方面有独特作用;唑虫酰胺通过阻止害虫的氧化磷酸化,快速阻断线粒体能量的产生。最关键的是,在两大成分的基础上,还特别加入了六夫丁独特的增效助剂,来帮助有效成分更好地接触蓟马虫体,提高杀灭效果。
飞龙猛将(20%虫螨腈·唑虫酰胺+10%溴氰虫酰胺):大虫小虫通杀的解决方案。溴氰虫酰胺是新一代双酰胺类杀虫剂,相较于氯虫苯甲酰胺,杀虫谱更广,特别是针对于粉虱、蓟马、蚜虫等,内吸性、渗透性、持效期更长。搭配六夫丁虫螨腈·唑虫酰胺和独特的小虫消抗助剂,在整体上杀青虫和杀小虫方面都是毫不逊色,作用靶标几乎涵盖了目前比较顽固的小虫。
广西柑橘协会行业协会执行会长 许立明——重新洗牌阶段下的广西柑橘出路
广西柑橘规模居全国首位,品种多,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周年上市的柑橘产区,优势明显。据行业部门预测,2023年全区柑橘类种植面积950万亩,产量约2,000万吨,约占全国柑橘总产量的30%,预计可连续9年稳居全国第一。
但是,广西50年柑橘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的周期,本轮为第3个周期,从90代末进入上升期,2018年后逐渐进入下降通道,至今已经进入明显的下行周期,预计持续调整3~5年。
引发柑橘本轮下行周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柑橘产业出现结构性过剩,尤其是中晚熟柑橘类,从2017到2018年销售季开始,价格下滑,销路不畅;二是近年来,弃管、半弃管,失管、半失管的柑橘园逐年增加;三是毁灭性的病害如黄龙病、衰退病、碎叶病、黄化脉明病、柚类褪绿萎缩病等传播速度加快,发生普遍;四是冰冻、霜冻,严重干旱天气等极端气候灾害频发;五是打针、打糖、打防落等所谓的“科技狠活”,过度修剪、各种治疗黄龙病、病毒病技术手段五花八门,市场混乱;六是果品品质下降,消费者预期降低。广西柑橘即将进入产业转型和结构性调整,将以“剩”为王。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谢文 ——蓟马防治需综合处理
蓟马防治难的原因在于其寻找难度大、因单雌生殖而繁殖迅速,因落地化蛹而无孔不入且抗药性强。
针对西花蓟马的抗药性,其对高效氯氰菊酯、溴虫氟苯双酰胺抗性水平较低、对阿维菌素类药剂表现为低抗或中抗水平、对乙基多杀菌素产生高水平抗性,区域性特点明显,所以综合毒力和抗药性水平可间隔使用多杀菌素类药剂并注意控制新烟碱类和溴虫腈的施用量。针对普通大蓟马,可考虑间隔使用多杀菌素类药剂并注意控制溴虫氟苯双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的施用量。
在蔬菜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当前仍是以化学防控为主,绿色防控技术辅助。针对西花蓟马,一是要在苗期灌根,采用内吸活性高的药剂如新烟碱类的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等在定植前1~2天对幼苗进行灌根处理;二是物理防治,通过覆盖黑地膜以提高地温、阻止蓟马入土化蛹,通过悬挂蓝色粘虫板以监测蓟马种群动态并诱杀蓟马成虫;三是生物防治,即在蓟马危害初期释放天敌以压低种群数量;四是药剂防治,在西花蓟马发生高峰期进行药剂喷施。针对豇豆蓟马,应按照“压前控后”总体思路,以“生境调控”为主,实行“集中管理,统一防控”,即综合使用土壤消毒、种衣剂、新型防虫网、智能监测预警、生态调控的“推拉”技术、色板诱杀和生物农药。
广西柑橘研究所研究员 张戈壁——生物杀螨剂成重要开发方向
农业害螨形体微小、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突变率高、强耐药性等特点,是世界上公认的难以防治生物类群之一。在我国,农业害螨有40余种,每年用于防治植食性害螨的农用杀螨剂数量与销售额在农用杀虫杀螨剂中仅次于鳞翅目和同翅目,居第3位。
柑橘螨类抗性是一个复杂且日益严峻的问题,它涉及到螨类的生物学特性、环境适应性、药剂使用以及农业管理等多个方面,抗性不断增高不得不促使行业寻找研究替代更好的控制措施和方法。柑橘螨类抗性是一个复杂且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只有通过综合防治策略,加强农业管理,推广生物防治技术,优化药剂使用等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螨类危害,保障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杀螨剂主要应用在柑橘、苹果、棉花、樱桃等农作物上,我国以柑橘为主。螨类繁殖能力强、易产生抗体,因此市场对新型杀螨剂的需求迫切,在环保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的生物杀螨剂成为开发重要方向,未来生物杀螨剂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广西柑橘产区的螨类主要有:柑橘全爪螨(红蜘蛛)、柑橘裂爪螨、柑橘始叶螨(黄蜘蛛)、柑橘附线螨(茶黄螨)和柑橘瘿螨(锈壁虱)。我国杀螨剂行业起步晚,但在企业研发能力提升、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国产杀螨剂市场占比在不断提升。
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销售总监 周源——木霉活性素源头创新实现一剂多效
我国已有80多种重要农业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了抗性,目前,虫害已经几乎针对所有主要类别的单靶点杀虫剂出现了抗药性,然而创新农药发现却持续减少,防控体系存在系统性安全隐患。那么,如何更好地解决抗性小虫问题?通过生物防治中的“以菌治虫”,木霉菌不仅可以杀菌、改良土壤,还可以对虫害防效明显,其杀虫机制独特、复杂,昆虫难以产生抗药性。
由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承担的项目“木霉源活性素构建与产业化”,是通过木霉功能因子群诱导培养和液体发酵工艺,突破了木霉活菌产品的技术瓶颈,开发了以木霉源的植物免疫激活因子群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微生物活性素液态肥,实现了微生物菌肥产品的源头创新。大井生物所采用的是液体发酵后的厚垣孢子,活性更好、速效性更佳、货架期更长、储存要求和应用难度大大得到改善。
木霉活菌在液体发酵定向诱导产生的一类具有刺激作物生长,增强抗逆与抗病虫草等功能的生物分子,称为木霉活性素。木霉活性素属于生化类物质,其中次生代谢物稳定性好、种类丰富、广谱适配性,应用速效性,精准性、稳定性均超过活菌。此外,制备高浓度的木霉活性素不仅能提高对虫害的防效,还能协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达到多重增效。针对木霉精细化(抑虫)开发,木霉活性素能够提高杀虫剂效果、减少抗性。
在应用上,木霉活性素(杀虫型)产品可以做到一剂多效,不仅能够和杀虫剂结合达到杀虫目的,同时对于杀菌、增产等效果明显;可以实现鳞翅目、半翅目、鞘翅目等20多种昆虫具有毒杀效果,做到一剂防多虫;与杀虫微生物结合使用,能够延长持效期,杀虫更彻底。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员 覃振强——甘蔗虫害防虫注意四要素
蔗糖业是广西重要优势产业之一,对保障我国食糖供给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2024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预计1,130万亩以上,我国甘蔗用农药登记产品达到474个,甘蔗用杀虫剂登记的前10种有效成分包括噻虫胺、噻虫嗪、毒死蜱、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等。
针对甘蔗主要虫害防控技术,主要防治策略为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防治甘蔗螟虫为主,兼防区域性蔗叶害虫或地下害虫,重点是控制第一、二代螟虫危害,并根据产量需求防控甘蔗生长中后期螟虫等害虫。
在农业防治上,一是采取农业防治,如深耕翻晒及蔗田清园以降低虫源,选种健康种茎、抗虫品种。二是采取化学防治。种植防控上,在甘蔗种植时施药防控甘蔗螟虫或地下害虫;可采用杀虫剂浸泡、喷淋、撒施、或拌肥撒施;可结合机械化种植施药。苗期防控方面,在甘蔗苗期3~5张叶,或在宿根蔗破垄松蔸后和甘蔗大培土时撒施杀虫剂;采用喷雾方式防治螟虫建议在螟卵盛孵期施药。中后期防控方面,在甘蔗生长中后期施药防甘蔗螟虫或蓟马等,采用无人机或高压喷枪等喷施。第三,在生物防治上,首先要注重天敌昆虫保护与利用,如保护螟黄赤眼蜂、等腹黑卵蜂等重要天敌;其次要注意昆虫信息素的应用,如应用甘蔗螟虫性诱剂进行种群动态监测与诱杀防控。第四,在物理防治上,利用杀虫灯防治甘蔗白螟及地下害虫。
从具体月份看,在1~4月的新植蔗种植、宿根蔗苗期,要注意防治好螟虫和地下害虫;在5~6月的甘蔗苗期、伸长期,要防控好螟虫、蓟马等害虫;在7~9月的甘蔗生长中后期,要着重防控螟虫等。在药剂使用方面,可以采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吡虫啉、噻虫胺·杀虫单等,并适时释放螟黄赤眼蜂。
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病虫防治岗位专家 欧善生——特色经作虫害防治繁而细
广西特色作物品种多,如火龙果、香蕉、葡萄、西甜瓜、凤梨释迦等特色经济作物的市场都非常大,其抗性小虫发生多且杂,需要清楚了解作物的害虫种类,每次打药是否可以兼防多种害虫,提高施药效率,并找到更加适合的防控解决方案以保证高质量发展。
火龙果主要虫害,要关注棉铃虫、粘虫、灯蛾、烟青虫、油棕尺蛾、螟虫、介壳虫、斜纹夜蛾等,此外蓟马和根部害虫也要重点关注。针对火龙果上的鳞翅目夜蛾类害虫,在化学防治上,可以选用酰胺类杀虫剂,如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四氯虫酰胺等;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如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如氟铃脲、除虫脲、甲氧虫酰肼、虱螨脲等;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如溴虫腈等。
在香蕉上,要注意防治弄蝶、蓟马、斜纹夜蛾、蕉脉蚜、根结线虫病等。其中,香蕉蓟马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啶虫脒等药剂。
西甜瓜上主要害虫如蚜虫、烟粉虱、斜纹夜蛾、瓜绢螟、蓟马、美洲斑潜蝇等。其中,针对瓜绢螟,药剂防治可选用溴虫腈、阿维菌素、多杀霉素、辛硫磷等;蓟马防治,可选用吡虫啉、喹硫磷、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斑潜蝇可选用灭蝇胺、敌敌畏、阿维菌素、溴氰菊酯等药剂。
凤梨释迦的田间主要虫害有蓟马、蚧壳虫、斑螟蛾、锈螨等。凤梨释迦生产上,可于反季促花修剪后至果实套袋之前定期开展防治措施,尽可能把虫害在萌发初期扼杀掉;在药剂使用上,应把握适当、合理时机,药剂种类选择可根据环境、季节、发病程度有所区别。
Syensqo新业务推广经理 席晓冰——多功效桶混助剂势在必行
Syensqo公司作为特种化学品翘楚,在农化业务上聚焦配方助剂、生物制剂、桶混助剂、种子保护和肥料增效。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精准农业及新型施药技术的推广、靶标对化合物抗性的日益严重增加了对增效类桶混助剂的需求,中国桶混助剂市场潜在规模为5万~10万吨。具体应用上,其是将农药制剂和不同功能助剂桶混后配制成喷雾液,采用DRA*抗飘移助剂技术形成雾滴,将雾滴传递到靶标,实现雾滴碰撞沉积,经历滞留、铺展、渗透、迁移四大过程后,以接触传递和内部传递两种方式进入作物,通过调整喷雾液的流变学性能完成药剂与防治靶标增效。研究数据表明,在喷雾过程中如果没有添加桶混助剂,雾滴传递到靶标以及雾滴碰撞沉积后的过程之间,会发生雾滴飘移、挥发和弹跳,超过60%的农药将无法顺利传递到靶标。
当前,国内蓟马、蚜虫、红蜘蛛(螨虫)、白粉虱和蚧壳虫这五类害虫发生较多且难防治,Syensqo桶混助剂技术解决方案拥有助沉积技术、可使粒径增大、减小喷雾角控飘移、润湿铺展。Syensqo与中禾天呈针对中国市场进行合作,推出了两款新型产品。一是新一代双效飞防专用混助剂——琉璃珠®,其具有优异的抗蒸发、防弹跳、高黏附、改善药液兼容等特点,可与不同机理的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桶混使用。二是新一代混配型润湿渗透增效剂——雨花石®,其可适用更多田间场景,与不同机理的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桶混使用,可提高药效、延长药期,尤其是复配水稻田除草剂和防治二化螟类杀虫剂使用效果明显。
明德立达允芯制剂研究院院长 吴晓敢——打造小虫防控全方位杀虫方案
如何认识小虫,至少有4点:一是具有迁飞性。小型害多为有翅型,比如蓟马、白粉虱、蚜虫等,这些害虫存在一定的迁飞性,给虫害防治带来一定的困难。二是繁殖快,生命周期短。小虫存在卵-若虫-成虫3个阶段甚至部分蚜虫存在孤雌繁殖。蚜虫一年能繁殖10~30个世代,每只雌蚜能够产50~100头幼蚜,白粉虱每年可繁殖10余代,成虫羽化1~3天可交配产卵,每只雌成虫可产约150粒卵。三是隐蔽性强。隐蔽在叶片背面、叶柄、芽鳞片内,受精卵被蚂蚁放入地底过冬。四是抗性管理难。目前常用的化合物经过长期的使用造成小虫对当前的化合物已经产生抗药性,跟用户使用习惯相关联。
当下最热门的品种IRAC 30组新化合物。目前,在小虫市场,溴虫氟苯双酰胺、氟啶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螺虫乙酯、溴氰虫酰胺、双丙环虫酯、吡丙醚以及聚醚改性碳烷共聚物等助剂是主流品种。
如何运用好组合应用技术方案,同时控制好卵、若虫、成虫的各个虫态,是减缓抗性产生的重要路径。明德立达早期的小虫方案,大多都是围绕“德朗(15%阿维·螺虫乙酯)+”的方案开展,能够做到延长持效期。近期主要围绕德清闲(18%氟啶虫酰胺·啶虫脒OD)+普润克,开展对抗性蚜虫、蓟马、白粉虱等小虫的方案探索。目前,明德立达围绕德朗、德清闲、普润克,打造出专门针对抗性小虫的三剑客,从卵到若虫到成虫,全方位组合应用技术方案。
广东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 葛飞——格猎引领杀蚜新革命
内卷的时代,只有创新才能够真正给经销商、用户带来价值。真格是典型的专注产品和应用技术创新的一家企业。在抗性小虫防控上,三大战略单品领衔:穿击(25%虫螨腈·唑虫酰胺),25%含量国内独家,是防治柑橘木虱的一个典型代表;异军(20%茚虫威·灭幼脲),全国独家配比的一款产品;格猎(30%氟啶虫酰胺·仲丁威),也是全国独家登记的一款产品。
蚜虫最大的难点,一是繁殖力特强,一旦温度超过25℃后,蚜虫就会孤雌生殖,不再产卵。而且生下来就是蚜虫,最重要的是生下来的全是雌虫,在4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繁殖下一代。二是蚜虫的隐蔽性很强,一旦危害,它会使叶子卷曲,很多药剂很难喷得进去。三是抗性较大,很多常用的农药品种都已经产生抗药性。四是蚜虫的种类有很多,在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之间来回危害,危害场所不固定。五是蚜虫带毒危害,尤其是传播病毒病。
基于蚜虫的发生特性,开发一款好的杀蚜产品,必须具备作用方式全面、内吸促杀胃毒兼备、速效性好、渗透性强等多个特点。格猎(30%氟啶虫酰胺·仲丁威可分散油悬浮剂):独创叶片熏蒸技术,是杀蚜虫的革命性新武器。
仲丁威属于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该类产品中最典型的两个化合物灭多威、丁硫克百威,尤其是丁硫克百威有很好的熏蒸作用,速效性也很强。仲丁威作为替代产品,低毒,要将其熏蒸作用发挥出来,就需要在助剂上做文章。
广东真格独有的溶蜡强渗透助剂,可以增强氟啶虫酰胺的内吸和渗透性,同时也可以增强仲丁威的熏蒸和速效性。格猎具有五大独特优势,一是不同作用机理复配,延缓抗性,杀蚜虫更彻底;二是纳米级油悬剂,大大增强渗透和粘附性;三是独有破蜜技术,让药液更好地直达害虫;四是强烈熏蒸刺激作用,让蚜虫爬出来死,大大提高蚜虫的死亡率;五是触杀内吸加拒食,半小时起效,持效15天。
重庆新引擎农业董事长 李科成——农资经销商破卷“七项修炼”
现在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绕过经销商、绕过零售商,直供种植大户,使得市场越来越失控,那么,农资零售商如何在这样一个环境下逆势增长?在内卷时代,农资经销商破卷需要修炼提升心力、选品、微信、IP、团队、短视频、会销七项修炼。
心力,即内在的能量,一切内卷的核心是人。农资经销商IP,就是个人品牌,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上整合厂家、对内整合团队、对外整合资源、对下整合渠道,这也是农资经销商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团队,即意味着推广能力,推广能力是传统经销商和新型经销商的本质区别,其中打造农资推广团队的“六脉神剑”包括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文化认同、赏罚分明、有效陪伴、成人达己。选品,即在于经销商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产品的品类,改变库存,必须从选品开始做,在选品方面,选择大于推广、向货架和库存要利润。经销商选品要注重“五看法则”,主要是看企业、看产品、看团队、看模式、看支持,同时,在宏观视角看产品需注重其功能性、未来性、稀缺性和持续性,在微观视角看产品则需注重其配方、成分、含量、工艺、功能、用量。微信,即要认清微信朋友圈是非常好的传播和社交平台,农资经销商一定要高度重视朋友圈营销。短视频方面,要注重农资经销商做短视频“八不要”,即不要做网红、不要做矩阵、不要做泛流量、不要影响现有业务、不要依靠外人来做、不要刻意讲普通话、不要把形式看得太重、不要在乎流量等数据。会销,即少开会、开好会,开好农民会要重视准备、破冰、互动、塑造、氛围、ppt、成交、促单、追单“九宫格法则”,唯有苦练内功,方能破“卷”成蝶,最终实现逆风飞扬、逆势增长。